第305章 药方好开,药引麻烦(1 / 1)
使团一路向北,官道两旁的景致随着车马声悄然更迭。
京畿的繁花似锦渐渐被平原上一望无际的麦田取代,连拂过脸颊的风也悄悄卸下温润,捎来北邙山麓的凉意。
自那日在驿站‘解除误会’后,陆奎总会时不时的在人前对苏未吟表现出关切,要么嘘寒问暖,要么给一些吃的用的。
苏未吟始终不冷不热,不过她向来性子清冷,没明着拒绝,就算是接受了好意,落在旁人眼里便是缓和了关系。
于是有人猜测,或许这陆家父女俩并不似传闻中那般苦大仇深,可转念又想,若是没仇,怎会闹到断亲这一步?
那陆未吟,可是真真切切的把姓都改了,如今成了苏未吟。
接着便有风声传出,陆将军这都是为了顾全大局,不想因使团内部不和而让胡人瞧了笑话,所以才频频向苏未吟示好。
此等大公无私的胸襟,很快赢得了使团上下许多人的钦佩,盛赞其深明大义和良将风范。
就连先前讥讽非议他的人也被影响着转了风向,对他的态度更多了几分真心的恭敬。
采柔对此嗤之以鼻,“可真会演!”
苏未吟倒是无所谓。
陆奎要是能一直安安分分的演到回京都,不闹幺蛾子,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。
毕竟此次使团将和胡部正面接触,代表的是大雍的颜面。
正值雨季,一连数日都是冒雨前行,这日,抵达一处驿站歇脚时,陆奎朗声吩咐驿丞,“速去为苏护军备一辆马车。”
视线一转,见苏未吟策马而来,语气变得关切,“雨太大了,坐车吧,你身边那两个姑娘也一起。”
陆奎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身为护军,若是因女子之身就弃马从车,必然会在使团丧失威严——加上苏未吟本身也没什么威严,全靠护军的名头撑着。
真要说有那么一点儿,那就是以前秋狩猎熊和反杀胡人的光辉事迹,可是耳听为虚,大伙儿又没亲眼见着,谁知道是真是假?
若是拒绝,那就更好了。
那孽障不仅得继续受苦,他还能让人在背地里借题发挥,用她的不识抬举来衬托他的高风亮节。
苏未吟直接应承,“尽听将军安排。”
陆奎微微垂首,斗笠的宽檐遮住眼中一闪而过的讥诮。
装不下去了吧,呵!
身为女子,就该温婉乖顺,到了年纪,该嫁人嫁人,生儿育女相夫教子,安分的待在内宅,这才是女子的本分。
舞刀弄枪领兵作战,这都是儿郎的事,用她们裹什么乱?
跟她那个娘似的,还真拿自己当盘菜了。
呸!
这才几天,原形毕露了吧。
陆奎有心表现,让苏未吟和其他官员先进去,自己去安顿将士。
骑在马上,他将背挺得直直的,下颌微扬,端着主使大将的威严做派,看着还真挺像那么回事儿。
进了驿站,采柔替她除去蓑衣斗笠,俩人在主楼大门前多留了一会儿。
随行官员陆续进入,王慎和周显扬撑伞走在最后。
王慎面色青灰,几乎是僵着半边身子挪进来的,右臂不敢有任何活动,连带着走姿都显出一种隐忍的跛态。
到了廊下,随侍接过伞去,他习惯性的想甩一甩衣袖上的雨珠,右臂刚一动就僵住了,疼得倒吸一口冷气,本就不佳的面色愈发显出被病痛折磨的憔悴。
“王大人这是怎么了?瞧着面色不太好。”等两人走近了,苏未吟明知故问。
王慎回道:“略感不适,不妨事。”
“可有请刘医官看看?”
“看过了,已经好多了。”王慎笑容勉强。
看是看过了,也有效,扎完针能好一些,可就是不能睡觉,一睡醒起来又回到之前的状态,该怎么疼还是怎么疼。
自己清楚是老毛病,王慎也不好总去麻烦医官,扎过两回后就没去请了,后面这两天全靠硬扛。
“那就好。”苏未吟表情严肃。
“今晚在邙下驿休整过后,明日就会进入北邙山脉,约有两日的崎岖山路。北邙山中有匪,咱们得加紧速度通过,若是身体不适,恐受不住山路颠簸。”
王慎当即表示没问题,不会耽误行程。
苏未吟没再多说什么,转身让人交代下去,叫随行医队抓紧时间继续配驱寒汤包,今日之内配足,每一队将士都要发齐,让他们自行熬煮饮用。
然后带着采柔星落回房间换衣裳。
头发擦得半干时,刘医官派身边医士过来叫采柔。
从采柔那里得知王慎身上有病痛时,苏未吟便给刘医官打过招呼,若是王慎那边再请医,就让采柔跟着一起去看看。
受献时的礼制需由主客司郎中来安排,若是在路上就被病痛磋磨了精气,到了北境还怎么办事?
若生差池,落的不是哪一个人的脸面,而是整个大雍的威仪。
采柔过去找到刘医官,再一起前往王慎的房间。
周显扬打开门,看到刘医官身后帮忙提着药箱的采柔,愣了一下,赶紧出声提醒,“咳,大人,刘医官和采柔姑娘来了。”
王慎坐在床边,已经自觉解开衣襟,方便医官扎针。
听到这话,赶紧叫侍从过来把衣裳系好。
周显扬第一反应是将人拦住,等先生穿戴齐整,后转念又想,择日不如撞日,机会难得,哪怕是让先生骂一顿,也好过看着他日日受苦。
于是他飞快侧身,让出路来。
“王大人。”
刘医官领着采柔进去,对没来得及扣好衣裳只能胡乱拢起来的王慎说道:“他们几个赶着去配驱寒汤包了,只好请采柔姑娘过来帮忙,还请王大人勿怪。”
王慎原有些火大,听他这么一说,倒不好发作了。
方才在门口,他也听见苏护军交代了,让今日之内将驱寒汤包配齐发给每一队将士,总不能因他一人,就耽误别的事。
而采柔不是医队的人,不可能让她去帮忙配药包,万一出点什么问题呢。
王慎挤出几分僵硬的笑,想让采柔出去,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,想说改天,又想起苏未吟说明日要进山。
平坦大道尚且煎熬,更别说山道了,王慎担心自己真被颠得拖后腿,只能暂时将老脸抹下来,拉开衣裳让刘医官诊治。
过来之前,采柔已经从刘医官那里了解到大致情况,在刘医官看诊时,她又详细问了几句,很快就心里有数了。
照例是要施针诊治,刘医官动手,在采柔的建议下增加调整了几处穴位。
行针完毕,效果斐然,王慎拉上衣袍,原本完全不能活动的右手已经可以慢慢的自己系衣带了。
“有劳二位了!”王慎诚挚道谢。
心下懊恼自己先入为主,认为诊治都像老严那样得上手。
原来人家只是在旁边看着指点一下,这有什么要紧?
“王大人客气了。”采柔帮着刘医官将针包收进药箱,尽心做好助手的活儿。
穿戴妥当,王慎亲送两人出门,采柔跟在刘医官身后,见他打算直接走了,张嘴想说什么,觉得不妥,又闭上了。
看出她的欲言又止,周显扬当时没说什么,等刘医官走后,才主动找到采柔询问。
两人站在走廊里,采柔笑着说:“周大人来得正好,方才刘医官让我提醒一下王大人,今晚睡觉时最好选择右侧卧。”
周显扬问:“有什么说法吗?”
他记得先生曾玩笑说脑袋睡扁了,就因右臂关节痛,一直都尽可能避免右侧卧,以至于养成了习惯,哪怕晴天不痛时,翻身也不会翻向右边。
采柔耐心解释,“右侧卧,垫个软枕,用身体轻轻将右臂压住,如此可以借助身躯提供持久的温热,还能定住关节,防止睡中无意识乱动,以免斜牵筋络再度引发痛感。”
这不是多深奥的问题,道理刘医官肯定都明白,估计是没想起来。
当着旁人点出来,难免落刘医官的面子,所以刚刚才欲言又止。
本打算借刘医官的名义再去叮嘱一下,没想到周显扬主动找过来了。
周显扬看破不说破,客气的请采柔替王慎开几副药。
采柔却面露难色。
“药方好开,就是这药引……恐怕有点麻烦。”